第四十一章 引而不发_明祚
笔趣阁 > 明祚 > 第四十一章 引而不发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四十一章 引而不发

  朱由检看着方正化的眼睛,“你记住,现在是非常时期,能力不重要,忠心最重要,朕让你掌管东厂的意思,你应该明白,朕不怕庸才暂居高位,朕怕不安分的人,占着位置。”

  “回陛下,奴婢清楚,奴婢这就去清理东厂,”方正化跪着回禀。

  正说时,张惟贤也过来了,带着骆思恭、郭承昊、孙光先、吴孟明四人。

  见到皇帝四个人齐齐跪下叩拜行礼,张惟贤为他们一一引见,朱由检见到四个人心中才算真正定了下来,东厂毕竟是内官,自己手下谁来当都可以,但是锦衣卫不行,不能让个太监去指手画脚,也不能让文官去,你问问雷跃龙,估计宁可上吊都不会去,除非是荫锦衣卫千户之类的蒙荫,否则,当主官也必须从锦衣卫内部选,现在锦衣卫内部早被魏忠贤和田尔耕渗透干净,要想从头到尾梳理一遍,必须找内部人,这个内部人还必须曾经身居高位,骆思恭、郭承昊、孙光先都适合,但是又不能都做都指挥使,那样就乱套了。

  朱由检踱了几步,“朕欲任命骆卿、郭卿、孙卿为锦衣卫都督同知,整肃锦衣卫,三位可愿接受?”

  这三位可都是做过锦衣卫都指挥使的,虽然现在没有都指挥使,但是让他们三个一起来,听谁的,三个人互相看了看,起先三个人的想法都弄差了,他们以为皇帝必然要从他们三个中选一个都指挥使出来,剩下两个估计得回家,无他,因为三个人都是不同时期的锦衣卫一把手,皇帝断然不会让他们三个一起来的,只不过是因为不认识他们三个,要叫过来看看,然后选一个。结果是让他们三个降级使用。

  郭承昊大着胆子问:“回陛下,臣想知道都指挥使是哪位上官?”

  朱由检很平淡地回答:“朕暂时不会设置都指挥使,但都指挥使必然要从三位中选出一个来。三位卿家明白吗?”

  这意思很明显,把你们三个都放在一起,养蛊,最后谁胜出谁就是老大,趁着另外两个深思,骆思恭第一个磕头,“臣愿意。”

  郭承昊与孙光先一看骆思恭这架势,要是不同意,他们两个就不用想,被皇帝打法走,骆思恭直接就是新都指挥使,于是两人也连忙磕头表示愿意。

  朱由检走到御案前坐下,“三位应当知道,魏忠贤刚被擒获,魏珰在锦衣卫党羽颇多,朕只让英国公抓了田尔耕、许显纯、崔应元、孙云鹤、杨衰等数人,但这还远远不够,需要从上到下,梳理一遍,你们有这个能力吗?”

  这回郭承昊当先应诺,“陛下,臣等定当竭力,让这些贼子无处遁形。”

  这一句臣等,算是在骆思恭面前搬回一句,至于孙光先,他不过是个荣职,郭承昊当一把手的时候,孙光先还在当二把手,估计骑不到自己头上,瞬间郭承昊就把主要竞争对手锁定成骆思恭。

  “如此甚好,你等尽速回去召集旧部,整肃锦衣卫,朕给你们一个月时间。还有吴孟明,朕知道你以前是指挥佥事,现在先从千户做起。”

  四个人齐齐称是,朱由检也没有过多需要跟他们说得,还得看他们半个月左右时间里能把锦衣卫整肃成什么样,现在说什么都是空谈。

  把他们四个先打发下去,朱由检又问张惟贤:“英国公,朕知道现在宗室繁多。朕想知道他们的生活状况如何,英国公知道吗?”

  张惟贤不知道皇帝的意思,所以说得也比较谨慎:“陛下,宗室的管理在宗人府,在礼部,臣知道得不多,不过京城的宗室还都算过得不错,地方上的宗室岁禄和禄米臣就不知道了,不过臣听说,很多地方禄米发放不到位,有些宗室生活怕是艰难。”

  “朕有个想法,想把这些宗室成丁编练成军,好拱卫京师,国公以为是否可行?”朱由检问。

  “陛下,太祖、成祖都有祖训,这些宗室不能擅离封地,这种事儿,臣劝陛下三思。”张惟贤真不想跟皇帝掰扯这个事儿,虽然他是勋戚里顶尖的人物,但毕竟不姓朱,将来真出了什么问题,他也不好交代。

  “也好,容朕再想想。”说着似乎是陷入沉思。

  张惟贤一看这架势,还是先走为妙,于是主动告辞。

  过了一会儿,朱由检问雷跃龙:“伯麟,你知不知道,每年朝廷要为宗室承担多少禄米?”

  雷跃龙也是博闻强识,“陛下,现在需要多少,臣不知道,不过天启四年朝廷统计过一次,当时在籍的宗室应该有三十三万多人,健在的应该有二十万之多,当年的禄米是三千九百万担。”

  朱由检也是惊讶,“禄米怎么会这么多,我大明一年的岁入也才两千多万,这岂不是两年岁入才够宗室一年的禄米?”

  雷跃龙详细解释道:“陛下,也不能这么算,宗室的禄米,也不是朝廷解决的,他们的禄米在地方上领,所以朝廷用不着花这些钱。”

  朱由检摇摇头,“不能这样说,即使是地方供养,也是我大明国库的收入,这些宗室不能科举,不能经商,只能游手好闲,若是再这样放任下去,只怕早晚要成祸端。”

  宗室这种问题上,所有外臣几乎思维都是一样,皇家的事情少管,所以雷跃龙这个顶聪明的人也不去接茬。

  半晌朱由检自嘲地道:“算了,饭要一口口吃,慢慢解决吧。”

  看着方正化还没走,当即又吩咐:“正化,东厂不比内监其他部门,你得好好整肃,刚才朕给锦衣卫半个月,朕也给你一个月,朕希望你能在这一个月里,把整个东厂过一遍筛子。”

  锦衣卫实在是太庞大,不像东厂只千把人,其实东厂里也有锦衣卫职司在里面,比如东厂的属官有掌刑千户、理刑百户各一员,由锦衣卫千户、百户来担任,称贴刑官。

  所以朱由检给方正化一个月时间是让他真正把东厂全部处理干净,不会像锦衣卫那样留下不少隐患,不过朱由检现在还是有的是时间来处理。

  朱由检突然想起什么,“朕是不是还忘了个人啊?”

  方正华想了一圈,恍然大悟:“客氏?”

  朱由检点点头,“此人蛊惑皇兄,干预后宫,实在是罪该万死,以前魏忠贤未成擒还绕过她一次,现在不能饶她。”

  “奴婢知道该怎么做。”

  方正化回去之后,找到自己新收的门下浣衣局掌印王文政,让他处理客氏,王文政把客氏从私宅押赴内官监浣衣局,严刑审讯。最终客氏熬不过招供:宫女八人怀孕,原本都是她私自带入宫中的,妄图效法古时吕不韦故事,觊觎皇位。拿到客氏罪证之后,王文政再无顾忌,指使小太监鞭挞客氏,直至鞭挞致死。

  方正化看到客氏的供状,正好利用新掌握的东厂,缉捕客氏之子侯国兴、客氏侄子客光先、客嶓,以及魏忠贤的子侄魏良卿、魏良栋、魏鹏翼等人。

  皇帝引而不发,下面的人就比较急了,上林苑典薄樊维城上疏说:魏忠贤专政多年,羽翼牢固,比往昔的权阉曹吉祥、刘瑾更胜一筹,手下帮凶如崔呈秀者不止一人。几天后,樊维城再次上疏说,魏忠贤党羽如“五虎”、“五彪”之类,个个都应该杀头抄家,现在抓的人也只是九牛一毛而已。

  此后,都察院司务许九皋上疏揭发田尔耕鲸吞霸产,残害生民,侵占故相宅邸,擅毁圣旨御碑。

  户科给事中李党上疏,魏忠贤“十孩儿”、“五虎”之流的罪行,远比魏、客、崔等人家属子弟为甚,应处以重典,不能只抓些子侄,把那些重要的人物都放掉。

  朱由检稳坐钓鱼台,坐看风云起,一连三天,毫无动作,直到第四天才下旨,免去周应秋、吴淳夫等人职务,拘禁在家等候发落,另一边锦衣卫、东厂四出,把李夔龙、倪文焕、潘汝桢、周良材、白太始、魏抚民等被下北镇抚司诏狱。

  这件事给了朝臣们一个错觉,以为皇帝对阁部尚书以上的官员会网开一面或者从轻发落,而部堂以下估计要重责,所以各处开始串联,阉党尤为积极,害怕自己被牵连,尤其是第二天,又出了一道中旨,缇骑又抓了两个,杨维垣、陈尔翼,这下朝臣们更人心惶惶,杨维垣等也傻了,明明弃车保帅,结果不但没效果,自己也搭了进去。

  朱由检是准备放掉一些人吗?答案肯定不是,主要是因为现在东厂、锦衣卫还在磨合期,现在动作太大,反而容易出现纰漏,所以朱由检就这样慢慢吊着,引而不发……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sh244.com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sh244.com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